本报记者 张觉尹
近日,由厦门市博物馆(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陈燕茹创作的《鼓浪屿民国日记》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外图厦门书城举行。
这是一部非虚构历史类纪实文学,以“第一人称”写下的历史名人日记,被列入“2022年厦门社科丛书”。全书约45万字,内容丰富、资料翔实,使用历史资料图片200余张,选取官绅商学各领域33位典型代表性人物,通过“人文荟萃”“医者仁心”“商业浪潮”“革命风云”四个篇章讲述鼓浪屿名人、家族的往事。透过一个个家族的背影,展示昔日先贤的爱恨别离,彰显鼓浪屿独特的文化魅力。日前,本报记者对该书作者陈燕茹进行了专访。
(资料图)
考证史料过程如同解谜破案
记者:请您谈谈这本书的创作缘起和过程?
陈燕茹:从开始动笔到成书,前后花费了五年时间。但早在十年前,我来到鼓浪屿的郑成功纪念馆工作时,就有了这个构想。每天从一栋栋花园洋房前走过,我常常好奇里边发生过怎样的故事。于是,我就开始搜集、整理相关的史料。2017年鼓浪屿申遗成功,我觉得应该为鼓浪屿写一本书,将它的故事、文化和精神讲述出来。2019年底因新冠疫情暴发,居家期间有了大量属于自己的时间,我遂将之前所写的文章重新编排整理,确定体例,正式开启了这本书的写作之路。本书基本成型于2020年底,经过数次修改调整,于今年正式出版。
我是考古专业出身,历史研究讲究“三重证据法”,也就是要将文献史料、实物史料与口述历史相结合,相互印证,而实物史料又是可信度最高的,墓碑就是其中一种。鼓浪屿上有很多基督徒的墓葬,我经常在上下班的路上去“考古”,在一块块墓碑之间穿梭、拍照。当我搜集到各种各样的资料之后,就要对各种零乱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、去伪存真,这个过程有点像破案,或者像拼图游戏,根据蛛丝马迹一一排查梳理,还原出事情的真相。我特别享受这个解谜的过程,非常有成就感。
以“第一人称”讲述历史人物故事
记者:写鼓浪屿的著作浩如烟海,您这本书的创新之处是什么?
陈燕茹:这是模仿历史人物的口吻以“第一人称”写下的日记。形式创新,内容真实,既有对当年人物经历的细细考证,也有对他们心路历程的暗暗揣摩。人文、历史、建筑、社会、家族、人情、商海、时代反思等,无不囊括其间。
我觉得历史研究不应该只是埋首故纸堆,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,在深入浅出上做文章。毕竟联系当下,启迪未来,经世致用才是研究的最大意义,这也是我选择“日记体”的初衷。我想用考古学的方法结合最接地气的个人表达,将史料的扎实与文学的生动相结合,严谨而有新意,向世人立体还原当年鼓浪屿上的社会场景,展现鼓浪屿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老别墅背后的家族故事。通过挖掘一些琐碎的细节和感人的瞬间,透过个人命运沉浮和家族兴衰波折的往事,捡取恢宏历史中的吉光片羽,管窥这些伟大人物的美好品质,以古鉴今,启迪当下。
【人物名片】
陈燕茹,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。长期致力于闽南文化、厦门文物及鼓浪屿文史的研究与宣传。《鼓浪屿民国日记》系其撰写的“鼓浪屿三部曲”中的第二部,第一部《鼓浪屿红色记忆》已于2022年由鹭江出版社出版,第三部《碰撞与交融——鼓浪屿1903-1941》(暂名)正在撰写中。
来源:厦门日报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