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身体和心灵处于“双重漂泊”的老年流动人口,已构成当今老龄化中国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图景。老年流动人口的到来,解决了子女的很多后顾之忧,但他们自身却面临多重困境。
老年人口流入大城市
2022年,北京、上海等很多大城市的老年人口比例,呈现快速上升趋势。2022年,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465.1万人,比2021年增加23.5万人,是近五年增量最多、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。
大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,不仅仅与出生率下降、人口流动相对放缓有关,也与一个群体的流入有关——老年流动人口。为了养老,有不少老年人会选择与外地的儿女共同生活,这是老年流动人口的重要群体之一。帮儿女带娃而离开户籍所在地的老人则更多一些,这群人经常被称为“老漂族”。有学者指出,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、养育成本的日益升高,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投身到照顾孙辈的工作中,老年流动人口数量增长或成趋势。
“老漂族”面临多重困境
70岁的刘早珍,是湖南怀化人。2011年起,因为带孙子,她来到江苏南京,在儿子家生活。“大城市面向我们外地老人的文化活动和服务还是太少了……因为农村合作医疗的投保地在老家,在这看病吃药都需要自费。有机会回老家,就会拿着医保卡去开药,一个行李箱一半空间用来放药。”刘早珍说。
除了随迁老人,老年流动人口中部分人仍处于“老而不休”的状态,他们在外地参加工作获取经济来源。他们也面临诸多难题:相关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、能身体力行的合适工种少等。调查显示,城乡差异、社会交往、代际冲突、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,都是老年流动人口所面对的现实困境。
多项政策开始改善现状
“跨省享受老年优待”,无疑是老年流动人口的殷切期盼。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看来,目前各地推出的老年人相关政策,主要是针对本地老年人,近几年才对外来老年人有所倾斜,但倾斜的力度还不够。对此,要从理念上进行改变,要有“全国一盘棋”的思路,一方面要把户籍老年人的工作做好,另一方面将政策、福利适度向老年流动人口倾斜。
记者梳理发现,目前从国家、省份和城市层面,多项政策开始改善老年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。在国家层面,6月17日,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,提出允许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。在地方层面,新版《天津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实施办法》将于11月1日起实施,将年满65周岁持有天津市有效居住证的外埠(含港澳台)老年人、临时来津的外埠(含港澳台)老年人,纳入免费乘车人群范围。(本报记者刘祺力)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